在人工智能炒热机器人时,#
#
##也被人把风带进了教最近市面上涌现了大量的智能音箱,#
#
## 随之而来的批评声也层出不穷。人们对于机器人这一词的滥用已经忍无可忍,##
## 不夸张的说,##
## 市面上有一大半自称XX机器人的产品都是跟风。
这阵风是从哪吹起来的?或许是《中国制造2025》,#
#
## 或许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 也有可能是AlphaGO制造的种种大事件。
可我们不知道的是,#
#
## 被这阵风吹起来的,##
## 除了各种算法公司、##
#大数据公司、##
#山寨机器人之外,##
## 还有一大波机器人教育机构。
这里的机器人教育机构,#
#
## 指的不是那些早教机器人,##
## 或是传说中的AI+教育,##
## 而是一种通过组装、##
#搭建、##
#运行机器人,##
##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育方式。
最典型的就是如图所示的这种,#
#
## 将乐高积木通上电,##
## 让他们动起来。
虽然看上去只是玩具,#
#
## 但这一产业已经进入中国一线城市的各个中小学。根据中国机器人教育联盟在2016年发布的数据显示,##
## 全国已经有了约有7600家机器人教育机构,##
## 最近5年增长了近15倍。预计2016年底,##
## 全国机器人教育机构将突破1万家,##
## 市场规模约为100-200亿,##
## 未来空间可达300亿。
在今年,#
#
## 这个数字只会自增不减。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将创新二字作为重头戏,#
#
## 机器人教育开始逐渐走进中小学、##
#少年宫。同时《中国素质体育机器人运动通用竞赛规则》正式颁布,##
## 各种关于机器人的竞赛有了法规背书,##
## 开始登堂入室。
如今这一产业甚至产生了很多分支,#
#
## 有美系、##
#韩系和国产系三个分支。
其中美系的乐高机器人算是最“根正苗红”的,#
#
## 1986年由丹麦乐高公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Media Lab)进行了一项名为「可编程式积木(Programmable Brick)」的合作案。针对12岁以上对于机器人感兴趣的青少年推出了乐高机器人套件,##
## 其中包括编程主机、##
#电动马达、##
#传感器等等配件。乐高机器人用种种配件解决了自制机器人需要的电路、##
#机械结构问题,##
## 还设计了一套名为RCX Code的视觉化编程工具,##
## 只要把各种代表不同程序逻辑的「积木」在屏幕上堆起来,##
## 就能完成RCX的程序撰写。
准确的说,#
#
## 乐高机器人属于“教具”,##
## 进入国内后被各种关系复杂的教育机构代理,##
## 才实现了商业化。而韩系机器人,##
## 则是一开始就奔着教育市场来的。比如设计了积木机器人、##
#单片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课程,##
## 还创造了一系列教学理念。兼之其国内教育机构战略合作伙伴的身份,##
## 疯狂的铺设大量校区、##
#举办比赛,##
## 还获得了著名基金的风投。至于国产派系,#
#
## 大多都在分割以上两者留下的空白市场,##
## 说是鱼龙混杂也不为过。有的甚至只是购买了几套教具,##
## 就开始招揽生源。
市场如此火热,#
#
## 多多少少也证实了机器人教育对青少年有一定的益处。在最近非常流行的STEAM教育中,##
## 提倡的学习尖端科技、##
#培养创新能力、##
#合作能力、##
#跨多学科综合教育等等,##
## 都在机器人教育中有很好的体现。
可除了教育本身之外,#
#
## 机器人教育中更多的是功利。
一方面是应试教育促进市场发展。
随着创新二字提上日程,#
#
## 机器人教育不仅走入了校园,##
## 也走入了中高考加分制度。尤其最近,##
## 教育部下发新规定,##
## 将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做出调整,##
## 只留下了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两个类别,##
## 各种机器人比赛的含金量又进一步上升。
这样一来,#
#
## 不少家长开始奔着竞赛、##
#特长、##
#加分等等关键词为孩子报机器人班,##
## 最终导致家长对K12科技教育的热情大大高于高校生对科技竞赛的参与热情。机器人教育正在像曾经的奥数一样蓬勃发展。
另一方面素质教育促使校方加大投入。
素质教育、#
#
#课改是两个喊了很多年的词,##
## 这些词汇一方面关系着学生的课业负担,##
## 另一方面也关系着学校的各种荣誉。素质教育示范校、##
#科技教育示范校等等评选促使更多学校开始和机器人教育加强了联系。据了解,##
## 截至2017年3月底,##
## 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成员超过18000家,##
## 其中以学校为单位申请加入联盟(含军校)的超过8000家,##
## 以各级教育局(委)为牵头人代表所辖学校申请加入联盟的超过10000家。这其中涉及大量的器材采购、##
#人才引进,##
## 也给这一产业又打了一剂生长素。
最后,#
#
## 则是混乱的加盟机制促使市场无节制的发展。
目前很多国产机器人教育或海外机器人代理都大肆宣扬加盟机制,#
#
## 一边大谈工程师思维,##
## 一边大谈着人工智能的未来。有的机器人教育,##
## 甚至在加盟广告中打出了“加盟三年北上广买房”的旗号。
实际上机器人教育不仅仅涉及加盟费用,#
#
## 还对场地面积有着不小的要求,##
## 行业师资流动性大、##
#器材更新采购都有着不小的成本,##
## 一切都注定,##
## 机器人教育不是简单的靠交个加盟费用就能做好的。
在西方教育理念中,#
#
## 理科常常与Nerd一词联系起来,##
## 在影视作品中,##
## 擅长数学、##
#物理学科的青少年常常是一副沉闷的书呆子模样,##
## 而体育生则总是阳光帅气。机器人教育的出现,##
## 就是为了更多的将理科知识化成操作和实物,##
## 以一种更酷的形式展现出来。
可到了中国,#
#
## 种种利益的纠缠让机器人教育距离创新、##
#理科、##
#工程师词汇越来越远,##
## 最终成为了教育产业利益链上最典型的一环。当然我们承认,##
## 一定有学生在机器人教育课程中得到启发,##
## 从此在创新道路上走得更远,##
## 但我们更想看到的是,##
##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 发展起来的是科技成果,##
## 而不是单单肥了那些投机者。同类文章排行
- 王健林又悄悄卖了几家万达广场!保险、信托接
- 为什么互联网产品越来越难做了?
- 国产顶级“二次元”IP:三国
- 在人工智能炒热机器人时,#
#
##也被人把风带进了 - 刮着大风的人工智能,#
#
##躺着赚钱的自动驾驶 - 珍爱智商,#
#
##远离“区块链” - 共享,#
#
##正从风口到风险 - 智能音箱,#
#
##正走在智能手表的老路上 - AI在内容分发上的绊脚石
- 为什么大公司的高管们都爱练咏春?